1月10日,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啟動會在東莞舉行,標志著亞洲首個、世界第二個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正式啟動,先進阿秒激光設施東莞部分即將進入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階段。中國科學院科技基礎能力局局長盧方軍,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吳世文,東莞市副市長黎軍及有關院士專家出席活動。
先進阿秒激光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計劃用5年時間建設。據介紹,阿秒是人類目前能夠掌握的最短時間尺度,而阿秒激光像一臺“超高速攝像機”,用于捕捉運動極快的電子的“動態影像”,記錄它們的運動及其所決定的量子特性、磁性變化、化學反應和材料相變等現象。先進阿秒激光為研究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生物醫學等學科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全新的技術手段,有望為我國在物質科學的前沿基礎研究領域實現重大突破提供關鍵技術保障。
盧方軍在致辭時表示,謀劃好、建設好、管理好、使用好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中國科學院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要“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殷殷囑托,履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使命擔當,建設科技強國的根本要求。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將建設成為具有阿秒時間分辨能力和高度時空相干性特征的綜合性超快電子動力學研究設施,為量子力學、材料科學、化學及生命科學等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取得強有力的支撐。要加強用好先進阿秒激光設施的前瞻謀劃,主動擁抱科研范式變革,重視吸引培養人才,推動設施早日建成投產,努力搶占科技制高點,助推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呂成蹊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為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落地作出貢獻的每一位參與者致以崇高敬意。他表示,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項目正式啟動,是中國科學院在莞推動建設的又一“國之重器”,與中國散裂中子源形成熠熠生輝的“雙子星”,必將成為東莞源頭創新的內生動力。期待“雙子星”優勢互補、相得益彰,發揮大科學裝置“1+1>2”的作用,進一步釋放大科學裝置集聚效應,提升松山湖科學城的科技分量,與深圳光明科學城攜手,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東莞力量。
中國科學院院士、先進阿秒激光設施工程總指揮方忠表示,先進阿秒激光設施的建設,將為解決科學前沿重大問題、攻克關鍵技術提供極限研究手段,是搶占科技制高點的強大支撐平臺。要以“搶”的意識、“高”的標準,建設好、運行好重大設施,組織好、實施好重大任務,努力產出一批關鍵性、原創性、引領性創新成果。要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讓阿秒科學與應用真正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確保設施在建成后能夠持續為科研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在東莞形成激光產業集群效應。
會上,播放了先進阿秒激光設施介紹片,介紹了先進阿秒激光設施總體情況。院士專家圍繞阿秒科學與應用作有關專題報告,開展深入討論。
- 相關新聞